住在台北也將近長達有7年時間,供應大台北市生活用水的水庫就是「翡翠水庫」,
因此覺得一定要好好的去認識一下。
翡翠水庫平時有管制,不是想進去就可以進去,要先上網報名。
另外聽劉先生說,夏天翡翠水庫還有開放「夜間欣賞螢火蟲」的活動,
常常是一開放報名就馬上額滿....
管制口的另一端會看到斗大的「翡翠水庫」四個字
在管制口,要先跟警察伯伯報到,確認有先網路報名...
路上會先看到「桂山電廠」,可能是因為前陣子一直下雨的關係,所以水很濁
這麼多車子,參加翡翠水庫一日遊的民眾真的很多
路上會有警察指引車子行進的方向,停好車後,順著坡道往上走,
參加翡翠水庫一日遊的民眾要先在「水資源生態教育館」裡集合
「水資源生態教育館」旁的「翡翠水庫導覽圖」
「水資源生態教育館」裡的「台北翡翠水庫模型」
水庫容量等等資料
在正式前往翡翠水庫的大壩前,
「水資源生態教育館」裡有個將近20分鐘的影片介紹,
影片裡說明翡翠水庫的建造過程、地理和流域資料(北勢溪)、
水從翡翠水庫到民眾家裡的過程,以及翡翠水庫的生態。
影片結束後,大家就可以各自跟著喜歡的導覽義工一起往翡翠水庫大壩前進,
可是我跟劉先生聽一小段路後就覺得....懶懶的,所以我們就慢慢脫隊了:p
影片裡有介紹,翡翠水庫裡有老鷹,結果就真的給我們看到了...
大家有看到老鷹在哪嗎?
天空中的那個小點就是老鷹:p
老鷹在飛的時候就像電視裡面演的一樣,不是一直拍翅膀,
拍一下翅膀後「盤旋」一小段,再拍一下翅膀...
有點像繞圈圈的感覺,慢慢越飛越遠....
有沒有覺得形容得很模糊...那我也沒有辦法了:p
另外我們還有看到白鷺鷥,
大家有看到白鷺鷥在哪嗎?
照片中心點偏右的一個小白撇就是白鷺鷥:p
可能大家要自己想像一下:p
遠遠的跟水庫來一張
慢慢靠近水庫,越來越清楚了
水庫更明顯了
這張是要拍河流蜿蜒的感覺
這個是大壩.....
上面有八個洞:
「溢洪道」設置於壩頂中央段,以混凝土墩分隔成八孔,
每孔寬14公尺,各裝設一具高9.3公尺之弧形閘門,以控制水庫水位。
中間的三個洞是「沖刷道」共有三道,主要功能為洪水期宣洩洪水、
緊急降低水庫水位及必要時排放水庫淤砂。
下面的小洞是「河道放水口」位於沖刷道下方,為一較小流量放水設施。
翠綠色的水是「落水池」,可以降低水的衝擊。
落水池前面為「副壩」,旁邊的建築物是水力發電廠。
水庫設施的詳細介紹,請看翡翠水庫管理局的網頁
終於走到壩頂了,當天的水位大約是 163 公尺
劉先生有事沒事就會看一下這一張圖,也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
水庫的水看起來很多,中間的那一條帶子是「攔木浮柵」
主要功用為攔阻水庫表面漂流物,以免漂流物妨礙放流設施。
跟水庫來個合影,歪歪的是因為相機+腳架,頭重腳輕的關係... XD
翡翠水庫管理局網頁 http://www.feitsui.gov.tw/
離開翡翠水庫,先到旁邊的桂山電廠冰品部吃個冰棒。
冰棒有五元(清冰)還有七元、八元,三種價格。
我們吃了鳳梨、紅豆、芋頭、百香果,四種口味,料好實在。
吃完冰後,我們前往烏來老街吃午餐。
老街的入口有賣烤肉串,一串四十、三串一百。
味道還不錯,不過胡椒加太多了。
不好吃的烤小米麻糬,味道奇怪,跟自己挑的煉乳也不搭 XD
每次到烏來一定要吃的高家冰溫泉蛋
涼涼的,香香的,甜甜的,鹹鹹的,很入味。
蛋黃看起來很像沒有全熟的樣子,可是吃起來不會覺得噁心。
老街的最後面有很多「山豬肉」香腸攤,
這一攤生意很好,一支三十,不是他特別好吃,只是因為很多人買就跟著買了。
後來才發現,往後走十步,另外一家賣一支二十,看起來也差不多 XD
後來在某一間小吃店吃午餐,看起來蠻乾淨的,生意也還不錯。
炒米粉 30
白飯 10
小魚乾山蘇 150,山蘇很好吃,很嫩,炒豆鼓口味很下飯
珠蔥煎蛋 80,很特別,不會有辣辣的蔥味。
福菜肉片湯 50,不會很鹹,不過油了點。
同場加映,《有記茶行》 重慶店
之前劉先生買了茶包之後,他說滿好喝的。
所以回到台北又繞到那邊去買茶包。
有記茶行的後面就是製茶所,還保留了日治時代製茶的器具,
到現在除了有現代化的機器以外,舊的器具仍舊有在使用。
這是烘培茶葉的地方,茶葉就放在簍子上,下面燒木炭。
二樓是藝文空間,開放給民眾、團體來舉辦活動,
最近這陣子的週六下午有南管演奏,
不是茂伯的北管喔~~~~~
茶行外觀還是保留當年原貌。
裡面的小姐很客氣,想知道什麼可以盡管向他們詢問,
也可以請他們帶領去參觀一下。
對茶葉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喔。